河南卫视《端午奇妙游》
又双叒被网友赞上热搜
不仅呈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
更让你瞬间魂穿大唐
这次节目,河南卫视没有主持人cue流程、没有顶流“小鲜肉”参加晚会,却依旧能够在这个流量为王的社会火到出圈。让大家纷纷刷屏,可以说是真正的王者了。
其中,最让小美震撼的,是以一曲琵琶诉思念的《兰陵王入阵曲》,极具东方造型的乐师在白云山处、高山流水中手指翻飞,弹奏琵琶,可以说是乐惊四方!
全新音乐创作
重塑历史经典
这一首《兰陵王入阵曲》凭借着各种中国古代的乐器,让大家眼前一亮。首先是低缓的曲调,然后慢慢的迎来高潮。当中国大鼓遇上琵琶,悲壮的英雄独白《兰陵王入阵曲》震撼耳膜。值得被更多人看到的兰陵王入阵曲,融合了建鼓、大堂鼓、琵琶等传统乐器,除了乐器之外,剧情也很有寓意。
据介绍,《兰陵王入阵曲》这段节目,通过故事画面背景讲了一段大唐派遣官员到日本传授技艺无法回来,而自己的女儿想学习琵琶,妻子又不允许她学的故事。
微博博主@秦祎墨介绍,这段视频,最开始的男琵琶演奏家是在日本奈良,而青瑶是在一处山崖峭壁下的瀑布之前,飞流直下的瀑布撞击在石壁上,和“入阵”曲形成了情绪上的呼应。两处一同演奏,再现“兰陵王入阵曲”,短片演绎了一个小姑娘是如何的喜爱琵琶,但是在长大后又被阻拦不让练习的小故事。而“兰陵王入阵曲”本身,也经历了从兴盛到被禁止的过程。
随着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东传,唐朝时日本遣唐使将《兰陵王入阵曲》等传入日本。公元749年,奈良王朝女皇高野姬天皇诏令舞蹈名家在宫中表演后,此舞在日本民间流传更广。
就这样,本起源于中国的经典古乐,却成为了日本的雅正之乐,并流传至今。直到1986年,兰陵王墓的文物工作者通过日本专家找回此曲,才使得《兰陵王入阵曲》重归故里。
民族特色备受关注
小众文化更有魅力
看到这次河南卫视再次让大家震撼,让我们不禁想起春节时的精彩节目。从那时的“唐宫夜宴”,到这次的“端午奇妙游”,两次出圈都让大家纷纷叫好。这其中,我们不难发现,它本身大火的原因不仅是荧幕前的精良制作,还有一点在于节目组抓取到了文化的创新和乐器的特点,通过不俗的视觉和听觉盛宴,才让我们为之震撼。
随着文化时代的不断发展,今天的我们也更加关注这些小众文化,也有更过朋友开始关注学习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,虽然它们听起来比较小众,但感染力却很强。那么这些乐器是什么呢?让我们一起来围观!
手碟
Hangpan
手碟是一种打击乐器,2000年被两名瑞士人菲力‧霍那和萨宾娜‧谢雷所创造。它由两个半球型的钢模通过氮作用过程组合而成,上部有八到九个音,中心点为基础音"Ding",其余七或八个音环绕分布,底部的中心有个孔,为低音"Gu"。目前只有两个发明者知道如何制作手碟,所以价格昂贵,即使在欧洲国家也很难买到。
马林巴
Marimba
马林巴是一个将木制琴键置于共鸣管之上,以琴槌敲打以产生旋律,但琴键较木琴阔,音域较广,音色圆润,也有较多特殊打法。这种乐器传入拉丁美洲大约是在17、18世纪,属于木琴的一种,后来逐渐成为印第安人的代表性乐器,演奏马林巴成为某些印第安部族祈求宇宙和谐、人民幸福,这类仪式的一部分。
如今在国外广泛流行的旋律型打击乐器中,深受大家的喜爱。
卡祖笛
KAZOO
卡祖笛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管乐器,它有着悠久的历史。结构简单,一头大,一头小,演奏时把大头含在口中,不需吹气,而是用嗓子哼曲调,声带的震动带动卡祖笛上声膜的震动从而发声,音色嘶哑,类似萨克斯管和小号。这个特点使它可以随时演奏,在国外,卡组笛也非常受欢迎。很多演奏现场及庆典上都会用到。
蓝调口琴
Blues Har
蓝调口琴又称布鲁斯口琴或十孔口琴﹐在欧美极为流行,是最受口琴爱好者欢迎的一种口琴。其音色具有相当的模仿能力,优美中带点忧郁,因此它适合蓝调、摇滚、乡村、民谣、爵士等各种风格。它也是动画、影视娱乐、流行曲配乐最常用的口琴。有些人可以一边弹吉他,一边吹奏十孔口琴。
曼陀铃
Mandolin
曼陀铃是由15世纪一种叫做曼朵拉的乐器演变而来,一般作为独奏乐器出现。流行于意大利南部和欧美、亚洲各国。在意大利和美国,它主要是民间乐器。
在电影《教父》中,主角迈克一行人落寞地走在西西里乡村的道路上,曼陀铃演奏出的细腻忧郁的音符,使得画面更加孤寂冷清。昏暗的光线和隐约的山色,配上空气中漂浮的微弱的音乐,一下子就让观众身临其境。
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歌,各个国家也有各个国家的特色乐器,从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出,虽然乐器不同,但音乐的力量却相同,每一种旋律,都在悠久的历史发展长河中,不断地感染着每一个人,同时也足以看出音乐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。
想要了解更多音乐内容 欢迎下方扫码添加音乐小助手
本文版权属于美行思远国际艺术教育(music.mxsyzen.com)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